完美・關係




三月告終,是在四月的第一天尾巴才意識到的。

沒有特別離開住所的日子,沒有了直接撞進生活裡書寫的主題,也就這樣一拖再拖的還沒面對新的觀看方向和輸出方式。或許在還沒擬定完美計畫前就先談談「完美」這件事,搭配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繡在左邊胸前反覆咀嚼的字眼:關係。

已經忘記追求所謂的完美是在哪個時間點從「 不能有一絲錯誤 」到「必須」要有剛剛好的缺憾。猜想是在不能有錯誤裡反覆挫折、失誤之後吧,又或者是發現剛好的缺憾更加迷人的時候,迷誰?自己或其他人?自己看著的自己或自己猜測的他人?

最近床前的讀物裡有一段話我反覆看著覺得有趣,段落長了一些就當抄書:

「 ...... 在《帕爾馬修道院》中。愛著桑塞薇娜的莫斯卡伯爵看到她和他俊美的外甥一起離開準備要到康姆湖畔度過兩個星期。兩人正處於有點曖昧的柔情蜜意當中,在看著他們離開的同時,伯爵預言:「若他們兩人之間說出了『愛』,我就完了。」換句話說,他認為這不為人所知、還不被了解、不被說出的感情被稱為「愛」,那他就徹底完了,因為這名稱必然會誘發出確切的行為、承諾,進而導致社會所創造出來的發展,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他們認為他們必須要如同人們所說的相愛。」


然後,結尾談回主體性的段落結論。

「 ...... 因此我們會發現這個時候對主題性有多重要,轉移到客觀又是如何曲解了主體性。即使我們為一顆星星命名,我們也不會對它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因此,真正重要的是非知,換句話說,就是在中介內部的直接性。」


我在讀這兩段的時候回頭看著上面書寫的「
自己看著的自己」然後發現自己看著的自己其實好像是別人看著的自己,然後別人看著的自己好像其實是「自己看著的他人」。就這樣自己一個人的,看著「這些人」的關係。


小時候看一本書叫《比光速還快》,但不是想討論超越光速時間變慢到可能回到過去,或關於改變過去的悖論議題,是思考連結到了來不及修改、創造定義前的不斷被已知定義,不斷符合定義的個人形塑。我們在有限的詞彙裡嘗試描述自己和所經歷的,這些詞彙有著從古至今的註解和範例,相應對照後我們使用然後媒合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包含我現在的書寫都安安穩穩的在線內,但其實我沒有看到線,也
無從越線。


在blooobloooo還沒有下一階段明確方向前的速記,搭配家裡第二喜歡的一隻魚,她總是這樣飄著、游著、提醒著。






留言